簡介胰臟癌,預防、學理分析及臨床症候
胰臟是位於後腹腔的器官,胰臟是長形扁平的腺體,坊間戲稱腰尺,長約12公分、厚約2.5公分,位於左上腹部的後腹腔內。連接在十二指腸的頭部,體部靠近左側脾臟的尾部。其功能包括:外分泌腺分泌胰液,幫助消化;內分泌作用是分泌胰島素,此與人體血糖的調節有關。由於整個胰臟深藏在腹腔之後,前有胃、大小腸等臟器遮蔽,因此有關胰臟方面的病變,很難早期發現。
也是消化醫學中,以往較易被忽略的一環;而其被遺忘的原因,竟是因為解剖上位處邊陲,生理功能上懵懂難解,故被鄙視名為胰(夷)臟,它的身分才真是「深宮怨婦」。
但是胰臟,卻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兼外分泌器官,一旦它功能出現異常,就會有消化性症候和系統性代謝失調(例如:消化不良症候群、脂肪便、糖尿病…),真可謂「病不得也」。 胰臟癌是胰臟疾病中最為致命的,近年來,胰臟癌已躍居十大死亡癌症之一,而且有逐漸上升的傾向,因此需特加注意。
流行病學
胰臟癌在西方國家的流行率,依據歐美胰臟癌流行病學的統計,其發病率為每十萬人人口,約有十至十五人。台灣每年因此癌死亡人數可達700人。近年來衛生署統計指出,胰臟癌占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八位,根據研究,愈高度的開發的國家,胰臟癌發生率愈高。種族方面,黑人比白人高,約1.5~2倍。在性別方面,好發於男性,男女比約為1.5比1。
發生的年齡通常介於60-65歲之間,不過最近研究顯示,發生胰臟癌的年齡最近20~30年來逐年發生率上升,似乎有愈來愈年輕的趨勢。至於其致病原因則成多元性,可能與吸煙、高脂低渣飲食,咖啡攝取有關,而抽煙者罹患此癌是常人的2~3倍,長期酗酒與慢性胰臟炎,也具有密切關連性。且胰臟癌的死亡率非常高,就算還能手術切除,存活時間也可能僅有一年左右,存活五年以上者,不超過 3% ,因此醫界呼籲,定期健康檢查時別忘了胰臟的相關檢查。
病理生理學
胰臟癌為一緻密及纖維化性腫瘤,常見的原發性腫瘤為腺細胞癌,來自胰管或腺房的上皮細胞;另一類則來自內分泌細胞,例如胰島細胞瘤(islet cell tumor)、升糖素細胞瘤(glucagonoma)、體制素瘤(somatostatinoma)、VIPoma…等。胰臟腫瘤約 70% 好發於胰頭部位,胰體及胰尾則佔其餘的 30%。且因胰臟是為後腹腔之器官,並鄰近肝門區、十二指腸、胃、和橫結腸,故易發上述器官轉移;而胰尾腫瘤則比較會轉移至腹膜腔和脾臟。由於附近血管、淋巴管、及神經分布密集,所以也容易遠端器官轉移。
環境因素:經常接觸殺蟲劑和除草劑。根據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率先探討了基因轉變跟生活環境的關連。報告發現患有胰臟癌的病人,其體內血液均含有大量的有機氯(一種常用於殺蟲劑的物質),有機氯化合物如DDT、DDE、PCB等,一直被認為是致癌物質。研人員聲稱,跟其他癌症的病人比較,証實患上胰臟癌的病人,其體內的血液樣本,均有5至10次的紀錄顯示含有大量有機氯。
臨床症候
胰臟癌的症狀,常呈現非特異性之腹痛、背痛、厭食、體重減輕、瀉痢、消化吸收不良、黃疸、及腹部腫塊。 理學檢查方面,對大多數病人助益不大,主要表現為上腹壓痛、黃疸、膽囊腫大、上腹腫塊等。因此要早期診斷胰臟癌,需注意有以下臨床徵兆:
- 上腹痛或背痛,疑似來自後腹腔,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
- 體重明顯減輕
- 漸進性黃疸
- 不明原因性胰臟炎、糖尿病
- 慢性瀉痢及脂肪便者
依美國癌症醫學會﹝AJCC﹞ 所提出的分期如下:
- 第 I 期 :癌細胞尚局限在胰臟。
- 第 II 期 :癌細胞已侵犯鄰近的器官,但無淋巴結的轉移。
- 第 III 期 :已有淋巴結的轉移,但尚無遠處的轉移。
- 第 IV 期:已有遠處的轉移。
腹部超音波怕腸氣,腸氣一多就看不見胰臟身在何方,聰明的醫工工程師們把超音波安裝到胃視鏡裏,叫做超音波內視鏡,也有叫做內視鏡超音波,共計有三種之多,有直線型超音波,有扇形超音波,也有細長如絲,由內視鏡的切片管道置入的超音波,叫做迷你探頭,各有其優點,也各有其缺點,視患者的需要,選擇適當的鏡體,比較容易奏功。
預防之道包括:
- 改變生活習慣:少抽菸、喝酒;少喝咖啡、茶等刺激性飲料。盡量不要接觸殺蟲劑及除草劑,必要時應採取防護措施。
- 改變飲食型態:通常防癌飲食原則是低脂、高纖、富有維他命A及C的食物。
-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:40歲以上者,或有胰臟炎、胰臟癌、糖尿病等疾病家族史的人,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。
其中第二點,建議多吃黃綠色蔬果、多補充富含植物性蛋白質、維生素C、E及礦物質鈣、硒的食物。例如蕃茄、葡萄柚汁。因為根據「美國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期刊」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,因為番茄含有維他命A、維他命C、及「lycopene」,能夠以抗氧化的方式預防癌症,所以多吃番茄除了能預防前列腺癌以外,對胰臟癌的預防效果也不差。而葡萄柚因為其具有低脂、高纖、無鈉、高鉀、高葉酸等優點,從美國研究也證實,癌症病患飲食中,若多吃葡萄柚,可減少3至4成疾病再發機率。
新鮮的葡萄柚汁,含有豐富的維他命 C,具有抗氧化劑作用、防止血液凝塊作用及抗病毒作用,其中葡萄柚的果肉含有獨特的果膠,可降低膽固醇,也有抗癌的作用,尤其對預防胃癌、胰臟癌特別有效。
最後,盡量不要攝取過量的動物性脂肪、高蛋白食物、勿食用含硝化鹽的食物及不要採取高溫烹調的方式。蛋白質食物建議以魚肉取代脂肪較多的肉類,根據研究指出,每周只要吃兩次以上的魚,便可減低五至六成罹患胰臟癌的機會。此外,蛋白蛋(肉類、魚類、豆類)若高溫烹調(攝氏二百度以上)時,部分氨基酸轉變成致癌物,煎、烤、炒、炸、煮的時間越久,溫度越高,致癌物產量越多,容易增加胃癌、胰臟癌和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。